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平壤天气和中国哪个城市一样_平壤天气
tamoadmin 2024-11-13 人已围观
简介1.朝鲜的气候是怎样的?2.季风气候的类型3.平壤英文平时下午17:00点开播,开唱曲之后是节目预告,然后是新闻和当天的报纸摘要,这个时段的新闻比较短,也相对次要,最重要的新闻通常安排在晚上八点。到了17:30是少儿节目,朝鲜的少儿节目以卡通片为主,有时也有讲故事和少儿歌舞等等。说到朝鲜的卡通,挺有特色。首先朝鲜一般不播国外的卡通,基本都是自制,而且很少长篇连续的卡通片,通常都是短小的单本片,(短
1.朝鲜的气候是怎样的?
2.季风气候的类型
3.平壤英文
平时下午17:00点开播,开唱曲之后是节目预告,然后是新闻和当天的报纸摘要,这个时段的新闻比较短,也相对次要,最重要的新闻通常安排在晚上八点。到了17:30是少儿节目,朝鲜的少儿节目以卡通片为主,有时也有讲故事和少儿歌舞等等。说到朝鲜的卡通,挺有特色。首先朝鲜一般不播国外的卡通,基本都是自制,而且很少长篇连续的卡通片,通常都是短小的单本片,(短的一刻钟,长的三、四十分钟)这点有点像中国早期电视上播放的国产卡通。虽然短小,但客观的讲朝鲜的卡通片制作还是比较精良的,画面优美流畅,而且除了动画片,木偶戏,甚至剪纸、水墨画等都一应俱全。色彩艳丽明快的卡通为整体上较严肃沉闷的的朝鲜电视增添了几许轻松和浪漫,收看卡通片想必也是朝鲜少年儿童每天期待的为数不多的活动。在18:00以后通常是纪录片,很多都是有关革命战争年代的,也有一些是关于时政宣传。19:00以后基本都是电视片或者一些社教节目,比如科学常识,体育常识等等。每天朝鲜电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电视节目就是金正日的活动了,比如他又视察了哪里,或者又 出席了什么活动等等。以金正日今时今日的地位,有关他动向的介绍在一般的新闻里播放已经不足够了,每天都有专门的节目介绍他的活动,一天内会重播数次,通常这个“特别节目”在一刻钟到20分钟左右,以照片配解说为主,偶尔也有活动画面,即录像。19:50左右会有配乐诗朗诵,画面上不是朗诵的人,而是一些静止的风景画,这也是朝鲜电视的一大特色。到20:00以后就是最重要的新闻了 ,朝鲜语称之为报道,其地位相当于CCTV的新闻联播。新闻联播的国际新闻虽短,但好歹每天都有,而朝鲜的“报道”视线则多局限于国内,较少有国际新闻,也很少有涉及外事方面的新闻,可能和朝鲜在国际上的“孤立”有关,朝鲜报道的主要内容是在哪里又召开了什么会议,或者工农业各领域又出现什么先进事迹等,很像中国早期的新闻。朝鲜电视台国际新闻也有,但不是每天播,通常一个星期只安排一次,每次十分钟左右,一般是在星期四的晚上播出。和新闻联播一样,国际新闻也是安排在后半段播出。播出的内容比较广泛,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都有,从表面上看和国内电视台的国际新闻并不二致,只是在报道美国、日本或其它西方“敌对国家”的新闻时只会涉及负面新闻,比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示威游行等等,对于南朝鲜(韩国)的新闻,则更是如此,这让我不禁想起以前中韩建交之前,国内的电视台涉及南朝鲜的新闻似乎也只有示威游行。此外对朝鲜新闻,很多人的突出印象是朝鲜播音员的声音过于铿锵有力,像是与人争吵,又像喊口号。其实播音员只在揭露“美帝罪行”的时候,才会如此激动,底气十足,而播放其它生活性的新闻时还是会相对柔和,换言之朝鲜播音员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那样硬邦邦。朝鲜的新闻结束之后是天气预报,同样的也只有国内的天气介绍。从20:30分开始,可算是朝鲜电视的黄金时间,这时候要播放的通常是剧,朝鲜中央台播放的基本都是国产剧,偶有播放中国剧,以革命战争年代的题材为主,而朝鲜的国产剧的题材则相对广泛一点,除了革命战争片,也有生活片。虽然朝鲜**整体上宣传教育的意味较浓,但有别于中国**早期的“高大全”形象,朝鲜**的生活气息较浓,不少**如苦情片,喜剧片等也还都是有一定的观赏性。毕竟这是一个重视文化的国度。剧时段朝鲜中央台播放的**要多于电视剧,一来可能是电视剧制作力量不足,二来朝鲜中央台掌握了国内所有新老**的资料,也不用担心版权的问题。所以对于很多没有条件经常进的观众,在家“看**”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据说这个时段的收视率也是很高的,每到这个时段大街上几乎都已空荡荡了。不过朝鲜电道少,选择空间也就小。比如这段时间在播放世界杯,晚间的剧也就没有了。在朝鲜队失利出局以后,朝鲜电视台仍继续播放世界杯的比赛,安排的时间就是在晚间20:30左右,播放的都是经过剪接的录像。球迷当然很爽,但不喜欢足球的也没有其它选择了。这让人想到八十年代的中国荧屏,那时能收看的也就两三个频道。另除了世界杯期间转播球赛较多外,朝鲜电视台平时播放的体育节目并不多。在每天晚上22:30左右,是今日要闻,相当于中国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到23:00,一天的电视节目也就播完了,这点也很像早期的中国电视。
以上介绍的平日的节目编排。在星期日和节日,朝鲜中央台则从早晨九点就开播,特别重要的日子,如大年初一(朝鲜也过农历新年),则从八点就开播。以星期日为例,节目的编排大体是这样的:九点简短的新闻之后通常是记录片,到了十点多,会有“国际生活”和“动物世界”,有时还会有“世界常识”。“国际生活”和“世界常识”只有五分钟,“动物世界”也只有十分钟左右,时间虽短,但这些确是朝鲜观众少有的可以直接通过其窥视外界的电视节目,还是非常珍贵的。国际生活介绍过的国家很多,有发达国家,但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但无论是介绍哪个国家,都很少出现高楼大厦或现代化的生活场面,通常都是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保护,或科技新动态等等。涉及中国的节目我看过两期,一期是江南古镇的,还有一期介绍长江。到11:00通常是科教片,11:30会播放一部国产影片,这也可以算作是白天的黄金时间,观众可以一边吃午饭一边看。朝鲜电视台播放的影片新旧都有,有很多还是黑白的,时间通常也是一个半小时左右,但也有不少影片不按牌理出牌,一个小时,半个小时的都有,甚至我还看过最短的一部影片只有十几分钟,不过比较短的影片通常会安排在星期天下午而不是中午播出。 到了 13:00左右是“点播舞台”,是朝鲜电视台一个很重要的“节目”,是观众写信到电视台点播歌曲,然后电视台安排播出,虽是节目,但仍是革命歌曲居多,通常是歌曲配风景画,或者如果是**插曲,则直接配**画面,较少有歌手站在舞台上演唱。这个节目为20分钟左右,到了13:20分,又是社教节目,电视片等,到了15:00以后是少儿节目时间,播出的内容和平时晚上的少儿节目差不多,就是卡通片、少儿歌舞之类,但时间稍长,有将近一小时。到了16:00是另一个重量级的文艺节目——“明朗的电视舞台”,国内很多翻译成“明亮的电视舞台”,相对于点播舞台,这个节目的型式更多样一点,除了歌唱,也有舞蹈、杂技、魔术,甚至偶有类似国内相声的节目,时间也是20分钟左右。 这里的歌唱基本都是歌者在舞台上演唱,舞台很素雅、洁净,但以当今的眼光看,还是显得过于简单,单调。歌唱者穿的衣服也简单,不是民族服装就是朝鲜式的比较保守的西服。在国内电视已经很少见的二重唱小合唱等在这里占了多数,而歌星穿着华丽的服装在舞台上又跳又唱的画面在这里完全看不到。舞蹈节目主要以民族舞蹈为主,朝鲜的杂技不用说,实力还是很强的,倒是魔术出乎我的意料,感觉朝鲜魔术的水准丝毫不逊色于中国甚至西方的同行。至于难得一见的相声,因为朝语水平有限,不能完全明了个中,不知道笑料在哪,只是觉得他们的笑声不太自然。到了17:00以后,节目的编排则和平时差不多,没有明显区别。
可以感觉到星期日的节目,节目的比重要大一点,但对于已经习惯综艺满天飞的中国观众而言,朝鲜的节目还是显得“严肃”了一点。
其实朝鲜除中央台以外,还有两家电视台。一个是“朝鲜教育文化电视台”,该台的前身是开城电视台,改制成教育台后,只在周末播放教育节目,类似国内的“中国教育电视台”。另一个则是深受朝鲜观众(确切的说是平壤观众)欢迎的“万寿台电视台”,相较于中央台,万寿台更偏重性和国际性。该台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大量播出译制片(主要是中国和前苏联的剧),另外也会播出一些国际赛事的实况录像,甚至还有介绍国际时事等,因为网络上只有朝鲜中央台的节目,所以从来没有看过“万寿台”,但据说能收看到万寿台的平壤观众普遍认为万寿台制作的节目更精彩些。只是受众范围有限,只有平壤地区可以收看到,而且播出时间也有限,只在星期六的晚上和星期天播出。即使星期天也不是全天播,只在早上10:00到13:00,以及下午的16:00到22:00播出
据说朝鲜的电视业起步比中国早,七十年代就已普及黑白电视(中国大约是在八十年代),但发展明显比中国慢了很多,全国只有三家电视台,且每天播出的只有一家,这种情况在多数国家已经不多见了,即使蒙古,越南这样一些同样不算富余的国家,情况也要比朝鲜好一些。
朝鲜的气候是怎样的?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年平均气温不低于0℃,年积温介于3200℃~450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是亚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气候。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温带季风气候 外文名 :Monsoon Climate of Medium Latitudes 归类 :季风气候 分布地区 :北半球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 显著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代表城市 :北京、平壤、札幌 特点,地理分布,成因,植被类型,代表城市,区别, 特点 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温带季风气候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削弱。 3.季风性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这种气候带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冬春季:寒潮(沙尘暴、霜冻、白害)夏季: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 地理分布 包括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位于亚欧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日本本州东北地区、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亚欧大陆东岸,在亚寒带气候带以南,中国秦岭——淮河以北,以及温带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以东的地区,包括中国东北和华北、朝鲜全部、韩国北部和中部、37°N以北的日本以及前苏联远东区的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本区的北界即亚寒带的南界,以年均温4℃等温线为界;南界则以全年有8个月的月均温9.5℃为标准,此即亚热带气候带的北界。 在中国,这一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相当,也大约与纬向带一致。温带季风气候的西界沿大兴安岭呈东北向延伸直至外兴安岭东端。在这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三者的界线比较接近。亚洲东部的海陆分布和地形结构对温带季风气候的范围影响很大,如东北-西南向的山脉,能够阻挡季风势力的深入。 成因 成因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似。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在强大的西伯利亚大陆冷高压的影响下,盛行冬季风,以偏西偏北风为主,风力强劲,天气晴寒,雨雪稀少。最冷月平均气温南北差异大,南部在0℃以下,北部可达-20℃,平均纬度递减率为2℃/纬距。夏季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盛行夏季风,以偏东偏南风为主,风力较小;潮湿多雨,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南部可达26℃以上,往北有所降低,也不低于20℃,平均纬度递减率仅为0.4℃/纬距。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成因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植被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几百万年以前,这类森林几乎扩展到整个北半球温带。更新世的冰川和干旱把它们分割成三个主要分布区:西欧、东亚和北美。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 由于严酷的冰川作用,西欧落叶阔叶林的种类组成比较贫乏。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热月平均温度13~23℃,最冷月平均温度约-6℃。年降水量400~800毫米。构成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是栎、山毛榉、槭、梣、椴、桦等。它们具有比较宽薄的叶片,秋冬落叶,春夏长叶,故这类森林又叫做夏绿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一般具有四个非常清楚的层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层。藤本和附生植物极少。各层植物冬枯夏荣,季相变化十分鲜明。夏绿林中的消费者动物有鼠、松鼠、鹿、鸟类,以及狐、狼和熊等。 温带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林的生产力约2~5克/㎡·天。该类森林已残留无几,大部分地区为农业生态系统所代替。以产冬小麦、玉米、大豆、玉米、高粱、马铃薯、花生、棉花和苹果、桃、杏、梨、李、枣、柿、核桃等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也有针叶林分布,在中国多为油松林和侧柏林。 东亚的阔叶树种类较欧洲丰富,有蒙古栎、辽东栎以及槭属、椴属、桦属等杂木;欧洲西部往往形成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林、栎林等;北美洲的阔叶林景观(含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则以美洲山毛榉和糖槭为主。整个温带湿润阔叶林带主要发育有色棕壤和灰棕壤,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带发育的是褐土和黑土。 代表城市 出现在温带大陆东岸,以东亚地区(中国长江以北)最为典型。风向、风力、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风是来自西伯利亚、蒙古的冷高压,刮偏北或偏西北风,风力较强。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多刮东南风。气温变化: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温在0℃以下),夏季高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因此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干湿和四季分明,是这种气候的特点。这里自然植被以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中国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这种典型性甚至是世界范围的。其特征为12个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中国北京属暧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冬夏漫长。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较寒冷,干燥少雪;秋季是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温润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1.7℃,极端最低气温-27.4℃(1966年2月22日)。极端最高气温40.6℃(1961年6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为640毫米,是华北平原降水最多的地方之一。主要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雷雨和大到暴雨,全年无霜期为180-200天。 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大量降水的存在,也使位于鸭绿江畔的辽宁省丹东市成为中国北方降水最多的地区,年降水量高达1000mm左右。 丹东气象数据 全世界仅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北京(中国)、天津(中国)、石家庄(中国)、唐山(中国)、徐州(中国)、连云港(中国)、沈阳(中国)、大连(中国)、大同(中国)、齐齐哈尔(中国)、丹东(中国)、佳木斯(中国)、长春(中国)、吉林市(中国)、哈尔滨(中国)、秦皇岛(中国)、太原(中国)、济南(中国)、青岛(中国)、烟台(中国)、淄博(中国)、郑州(中国)、洛阳(中国)、南阳(中国)、开封(中国)、许昌(中国)、西安(中国)、宝鸡(中国)、天水(中国)、咸阳(中国)、威海(中国)、平壤(朝鲜)、清津(朝鲜)、首尔(韩国)、仁川(韩国)、盛冈(日本)、札幌(日本)、函馆(日本)、海参崴(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俄罗斯)、马加丹(俄罗斯) 区别 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其他类型的气候有很多相似点,也有很大的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部。全年盛行西风和温带海洋气团,沿岸又有暖流经过,于是形成了冬暖夏凉、年较差小、全年有降水以及秋冬季雨量稍多的气候特点。此外,这里阴雨日较多,云雾多,日照也较少。关键字:冬暖夏凉,降水多,秋冬季雨量稍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35°~55°N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风向、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如温带季风气候明显。在成因方面,它的冬季寒冷干燥不是由于大陆季风的作用所致,而是由于从海洋吹来的西风人陆已深,经过了大陆变性作用,故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如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关键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对流雨。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亦称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气候。亚洲的此类气候区深入内陆,四周又有山地、高原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于是形成了冬冷夏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一般而言,干旱气候的年平均降水量为250mm以下,半干旱气候则为250—500mm。 南美洲的此类气候区地处西风带的大陆东岸,是西风带的雨影区域,且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西风过山后下沉,绝热增温,干燥少雨,加上沿岸又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降水稀少。关键字:冬冷夏热,干燥少雨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35°N—55°N左右的东亚地区。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此外,四季分明、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也是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由于上述几种温带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湿润(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为半湿润),因此较普遍的发育了温带阔叶林景观(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为森林草原景观)。 关键字: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季风气候的类型
朝鲜四季分明,春季为3月至5月,夏季为6月至8月,秋季为9月至11月,冬季为12月至2月.朝鲜位于温带地区,冷热适中.年平均气温为8~12℃,最热的8月平均气温为23~27℃,最冷的1月分平均气温为零下5~零下20℃.年平均降水量为1,120毫米.一年总日照为2,280~2,680小时.雨季为7-8月,旱季为4-6月。属温带的东亚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12°C,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有结冰期。地形平壤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的花岗岩和石灰岩地系,朝鲜称之为“大同系”。平壤地势较为平坦,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平均海拔27米。主要平原有平壤平原,面积950平方公里;顺安平原,面积为190平方公里。境内山峰(实为丘陵)主要有牡丹峰,高95米;烽火山,高196米;大城山之将帅峰,高270米;龙岳山,高292米。平壤市位于大同江下游,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大同江、普通江、南江、合掌江及上元江。岛屿有豆老岛,羊角岛。朝鲜的气候与我国东北一些地区相近,最大的特征是旱季和雨季明显。炎热的夏天是朝鲜的雨季,而寒冷的冬天是朝鲜的旱季。如果要到朝鲜旅游,还是选择在春秋季节比较好,温度和湿度都合适。朝鲜是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韩国北部与朝鲜气候差不多,南部受海洋的影响更大。在冬天受冬季风影响,气候比较干燥,夏季则潮湿多雨。济州岛的气候总体来说比较好,四季都适合旅游。
平壤英文
根据所在纬度位置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综述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日本本州东北地区、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气温低于0度,夏季雨水最多。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冬夏季风方向变化显著。
分布
位于欧亚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日本本州东北地区、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成因
位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伸北进,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
特征
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夜短,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摄氏0度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本地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季风得以加强。
3.季风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自然带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区内农业景观
小麦、甜菜、花生、棉花等
区内主要城市
中国的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郑州、西安、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连云港;日本的札幌、函馆、小樽、青森、盛冈、秋田、仙台、山形、福岛;朝鲜的平壤、新义州、清津、首尔、仁川、大田;俄罗斯的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等。 综述
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17年1月30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区超过29℃。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7~8月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温出现的频率最大,绝对高温常超过40℃,浙江的金华,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温记录。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16℃~21℃,秋温略高于春温。
分布
位于欧亚大陆的副热带东部,亚洲方面,具体在中国大陆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台湾中北部、日本本州关东地区及以南、四国岛、岛、琉球群岛、朝鲜半岛南端。
成因
位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槽连成一片,海洋上副高西伸北进,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偏北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
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角度大,气温较高,从热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冬季温和少雨: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在18℃以下,0℃以上,冬季较温和,因为本地纬度较低,受黑潮影响,离冬季季候风源地远,地形起伏使冬季季候风受削弱。但台湾北部与日本群岛南部因季风过海,削弱了冬季季候风的强度,故冬季气候比起相同纬度的沿海城市显得特别温和多雨的型态。
·季候风显著。
·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自然带
为副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区内农业景观
本区热量较高,一年三熟。
·粮食、糖料、油料:水稻种植业、甘蔗种植、花生、油菜
·水果:柑橘、枇杷、荔枝、龙眼、香蕉等
·花卉:水仙花等
·其他:毛竹、茶叶等
区内主要城市
中国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武汉、长沙、成都、重庆、厦门、广州、深圳、桂林、香港、澳门、台北、台中、基隆;日本的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川崎、长野、和歌山、京都、大阪、奈良、神户、广岛、下关、埼玉、 福冈、北、长崎、鹿儿岛、那霸;韩国的济州、釜山、木浦等。 综述
分布于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于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气候特点 1、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以及印度南部,北部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侵,使得本区冬半年气温相对较高。
2、年降水量大,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这个地区湿热的气候、丰沛的水汽,加上特殊的地形,造就了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冬季,在干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降水稀少。一年分旱雨两季。
3、季风显著干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向半干旱气候过渡区有萨瓦纳(又称“热带稀树草原”。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稀疏散布有乔木的热带旱生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之间的过渡植被类型。草本为丛生禾草,叶狭根深;乔木矮生多枝,树冠扁平呈伞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景观。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稀疏散布有乔木的热带旱生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之间的过渡植被类型。草本为丛生禾草,叶狭根深;乔木矮生多枝,树冠扁平呈伞状。
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位于热带纬度10°至20°的大陆东岸地区,是亚洲独有气候。具体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南岛、南中国海、台湾岛南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中部以北)、菲律宾群岛北部、南亚等地区,即南亚季风区。
气候特征与成因
1.终年高温
位于热带地区,全年长夏无冬,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摄氏18度。冬半年,北部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侵,使得本区冬半年气温相对较高。
2.干湿季明显
季相明显,全年可以分为三个季节:旱季、雨季、热季。在干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冬季降水稀少,在西南季风来临之前为热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在从海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控制之下为雨季。但海南岛北部因东北季风到达前先过海吸收水汽,故冬季为温暖潮湿的气候。
3.季风显著
干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
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和南亚季风槽
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
植被
热带季雨林,向半干旱气候过渡区有萨瓦纳景观。
农业
·水稻种植业
·黄麻
·橡胶
·茶叶
·咖啡
区内主要城市
中国的海口、三亚、湛江、北海、防城港、西双版纳、高雄、台南;菲律宾的马尼拉、泰国的曼谷、缅甸的仰光、内比都;越南的河内、胡志明市;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新德里、班加罗尔;孟加拉国的达卡
平壤?[píng rǎng]英文如下:
n.?Pyongyang.
短语:
平壤冷面?Cold Noodles.
平壤天气预报?Pyongyang Weather.
平壤四号?Pyongyang IV.
平壤密令?Pyeongyangui bimiljilang..
平壤地形图?Pyongyang topographic map.
平壤国际机场?Sun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平壤医科大学?Pyongyang University of Medicine.
深圳到平壤机票?shenzhen to Pyongyang air tickets.
双语例句:
看到他改善与平壤的关系,美国人很是不安。
Americans?are?disturbed?to?see?him?improve?relations?with?Pyongyang.?
这份政策文件强调了首尔与平壤对话的重要性。
The?policy?document?does stress?the?importance?of?dialogue between?Seoul?and?Pyongyang.?
联合国安理会对平壤实施了最严厉的制裁之后,现在需要各方拿出智慧和耐心。
After?the UN?Security Council imposed?the?most?serious?sanctions?on?Pyongyang, what is?needed?now is?for?all parties?to show?wisdom?and?patience.?